运营推广 
首页 > 运营推广 > 浏览文章

初创App如何从零用户到冷启动?

(编辑:jimmy 日期: 2025/1/8 浏览:3 次 )

App越来越不是一门好生意了,2012年我们还觉得移动互联网是全民的,但到了2015年最终看起来移动互联网最终还是Top10这几家公司的,入口和用户都属于他们。正面战场直接面对巨头能取胜的机会越来越小,晚期进入的App只能从非常细分,甚至是细分到有点冷门的领域入手。

初创App如何从零用户到冷启动?

不管是游戏还是应用,摆在App开发者和产品运营者前面的第一座大山就是初期获取种子用户到冷启动这个艰辛的路程,也就是最近热门的0-1理论。笔者一直都坚信,产品如果不能爆红越往后就越难成功,后续想再去实现冷启动就更难。

关于蛋疼的冷启动问题,笔者想给大家分享一些非常真实的案例,而且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辣妈帮

意想不到的是,辣妈帮第一批用户来自QQ群,而且用的方式就是非常简单粗暴的小广告。上线初期运营推广人员注册了很多小号不停的加一些妈妈群,不停的发一些资讯和软性广告,久而久之,用户逐渐多了起来并且形成了第一批稳定的忠实用户群体。但是当用户下载了产品之后,这只是第一个目标实现了。

接下来辣妈帮用大量的push和活动带动用户启动App的频率,这样才有了辣妈帮初期的活跃雏形。另一些靠QQ群精准实现冷启动的例子是某深圳手游媒体,在2013年某段时间,如果那时候你刚好在做游戏,刚好加了一些QQ群,你肯定记得某媒体的狂轰滥炸式小广告,不过不得不说,这招真的很管用。

无秘

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无秘,也就是以前的秘密。事实上无秘的第一批种子用户和冷启动都是来自朋友圈,上线初期无秘团队先建立了一个公众号,巧妙的用好友印象和匿名短信的形式抓住了用户猎奇和分享的心理,并且迅速引爆社交网络的传播。

随后秘密下载量暴增,瞬间登上免费帮前几名,秘密爆红,成为匿名社交的代名词。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无秘团队当时面临很多困境,团队抱着必死一战的心态,大 部分成员都有参与到冷启动的运营中去,说白了就是当托儿,这是产品早期不可不用的一个招数。我们都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花很多时间在自己的产品里?另外 一个利用朋友圈成功崛起的产品就是脸萌,脸萌上线已经近半年才火起来,而且是突然爆红,就是因为朋友圈。

滴滴打车

滴滴的第一家合作出租车公司来自地推,当时团队都没有绝对信心这个模式一定行,北京的所有出租车公司一个个谈,谈到最后如果都没有人愿意合作那就放弃,谈到 最后果然只有一家小出租车公司愿意合作,他们抓住这个机会快速实现了产品的零用户突破,最后像滚雪球一样,最初拒绝了他们的公司也都慢慢的合作了。这是一 个o2o领域产品冷启动的故事,但这更是一个励志故事,而且是真实的故事。

分期乐

分期乐创始人Jay在近期某个内部会议上分享说,他们初期完全没有想到不擅长地推的腾讯系创始团队竟然干了这么苦的活。

核心团队来自财付通,对于2B银行合作他们很熟悉,但对于开拓大学生用户他们是第一次, Jay说产品上线初期他有3个 月时间开车在广州大学城天天转悠做了大量的调研和拉用户,最终他们通过学校平台招聘到了第一批编制内地推推广员,这批初期的地推员工招聘额一批兼职的学生 推广员,第一批用户来自推广员去男生宿舍一个个强拉硬拽,而且分期乐团队在全国主要区域的大学城先后投放了数亿张宣传单,用户纷至沓来。随后自研大型IT系统全闭环借贷消费购物线上体验和线下地推完全对接,才完成分期乐疯狂的发展模式。

以上几个案例,是非常典型的冷启动成功典型,他们巧妙的借用了时势和地利,并且放下身段,不问前程地去执行。

那么,关于冷启动,我们到底应该用怎样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到底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去执行?没有万能公式,只有树立正确的原则并且不断试错。

冷启动用户从何而来

你的产品针对什么用户,你的用户一般集中在什么地方,这些地方就是你的战场,聚焦你的用户,聚焦你的用户在什么地方,做些什么,用最低成本和最老土的方式去让他们知道并且使用你的产品,该吃苦的地方取巧不得,一定会有所收获。很简单,但也很难落到实处,因为大多数的App开发团队可能都擅长做产品,对于拉种子用户和地推这种脏活累活,他们并不擅长甚至可能不认可。

冷启动实现的几个方式

圈子——什么样的圈子用什么样的产品,这基本是一个恒定的事实。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非常精准的广告,也经常看到一些失准的广告。为什么?因为没有精准定位目标群体。比如一个拥有5000人好友的微信用户,80%的好友都是P2P金融领域,那么我们让这样的一个用户转发一些P2P的信息,其价值是非常高的,甚至比某些科技媒体的广告位和软文更给力,这就是产品初期精准定位圈子实现首轮免费营销和获取种子用户的最大来源。

群体领袖——对于一个初创期的App来 说,搞定大渠道的推荐位可能很难,想让科技媒体发一个软文可能也很难。但搞定几个专业领域有影响力的人士就不那么难,只要方式方法正确,形式足够顺其自 然,让群体领袖帮你说话,帮你传播,让他成为第一批模范用户,自然会有很大的益处。比如知名的自媒体人冯大辉,他经常会推荐一些产品(非广告)。有可能是 这些App找过他,也可能是他个人觉得这些产品真的好,不管是何种情况,最终的结果是,这些产品瞬间被提升了格调,甚至是获取了一小部分忠实的原始用户。

地推——难道地推只是O2O类产品的专利么?难道地推真的就只能在线下吗?在线上照样有地推,通过狂轰滥炸方式实现产品早期用户倒入早已司空见惯,当别人在吐槽你的推广太low时,你已经在后台看着猛增的用户数据偷着笑了。

Push——尤其是有温度风格的推送,对于冷启动来说如虎添翼,有的产品连push都没预置,和谈冷启动。

自媒体——每一个产品都是一个媒体,每一个产品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公众号,持续不间断的免费媒体曝光,依靠社交媒体实现成功冷启动和爆红的产品太多太多,不胜枚举,大多数都来自于日复一日的坚持,没有哪个App刚诞生就爆红,都是需要一个持续曝光和精心准备的过程,你是否坚持了呢?

水军——尤其是游戏类产品,在开服初期特别需要人气,那么就要刻意营造这样的氛围,这个氛围从哪里来,当然是公会专业玩家群体,这是每一个游戏的必修课。

流量角落——打个比方,流量角落就好比是城市的公厕,平时没有人去关注,需要的时候才慌忙的寻找。所谓的流量角落,就是散步在移动互联网角落里的那些用户聚集地,我们通常没有正视这些流量角落,比如已经很过时的短信群发,很过时的微信漂流瓶营销,iMessage推 广等等,这些几乎都是最低成本的推广方式,而且也是很成熟的模式,曾经有一个开发者和笔者分享过他们的数据,通过成本低廉的短信群发,是他们初期获取用户 的主要来源,因为大多数用户对于短信的接受度依旧很高,只要文案做得好,转化率很客观,最重要的是,竞争对手们都忽略了这个很小的领域。

等风来,但你是那个正确的猪么?

要随时做好大量用户涌入的准备,尽管这不一定是真的。有很多产品,死于不可原谅的严重bug,重大运营事故和服务器宕机。技术团队和运营人员要做到冷启动重要节点关键时刻24小时轮流在岗,这一点非常重要,做不到的可以直接开除了。反正产品没用户他迟早要失业,迟早要发生的事情不如早发生,还可以留出更多时间重生。中国已经有几十万款App,你又不是腾讯,你有什么资格不拼命。这一点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很多消失的团队的死亡教训。老板不黑心,团队死的快。

千万不要欺骗用户

俗话说得好,我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你说有几亿红包,结果老子摇了三分钟手腕都脱臼了就他妈的几分钱?说好的免费礼包为什么要花钱,老子相信你这个运营狗点进来的,你竟然欺骗我的感情?说好的可以约妹子呢,我打了几个招呼你就让我明天再来?一个资深移动互联网产品运营狗的原话——宁可骗亲爹,亲媳妇,也别骗用户。

大力推广之后自然有冷启动

经常听见有些人抱怨没有用户没有活跃,一问情况,什么渠道都没上过,也没用心经营过渠道,你这个没有冷启动是正常,有才不正常呢!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还想着 天上掉馅饼。还是那句老话,先把渠道的基础工作做好,就算你做不好,你至少上个线意思一下吧,什么??你连上线都不上了,那你还谈个毛的冷启动。不说iOS,光说安卓,100多个有量的渠道,那么多有大量用户的App,只要你想,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用比较低的成本搞到一些的推荐位去推广你的产品,问题是:你试过么?另外再奉劝一下那些技术出身的朋友,别幻想着做个iOS版放到App Store上就等着上榜单大量用户免费涌入这等美事了。

出奇招往往可以制胜

笔者曾经出过很多奇招,但介于现在我还活着,所以有些事不可说。能说出来的部分是,很多爆红的产品都是免费爆红的,几万个用户你可能要花钱才能实现,但瞬间几百万用户可能你一分钱都不用,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思维永远比方法更重要。

用最笨的方法去执行

当你没有爆红也没有流量干爹,只能一步步的逼的去执行,这个是最稳妥也是最实用的办法,一个个去推,一个个去试,直到最后真

上一篇:日留存、周留存、月留存,究竟怎样才能让更多的用户留下来?
下一篇:离职前,她把阿里运营的干货都供出来了